查看原文
其他

【AT】聚焦“技艺” ,《建筑技艺》杂志全新改版,重装上阵!

36万粉丝点击关注 AT建筑技艺 2022-03-23


自2021年7期起,《建筑技艺》杂志迎来全新改版。从1994年《建筑设计及技术》(atd)创刊、2008年更名为《建筑技艺》(AT)至今,杂志经历了多次改版和升级,每次我们都克服困难,不断完善,以期以更好的面貌与读者相见。这次改版是我们改变最大的一次,旨在真正地聚焦我们一直关注的“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也得到了编委会主任崔愷院士和副主任李兴钢大师的大力支持和亲自指导。我们期待通过对建筑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不断呈现,探寻技术背后建筑学思想的表达和创新。△ 《建筑技艺》 改版首期封面

Part1 为什么要改版?

关于《建筑技艺》为什么要改版,编委会主任崔愷院士和副主任李兴钢大师如是说。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筑技艺》编委会主任

今天我们中国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在建筑界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技术创新以往我们更多的是讲传承,而今天,文化的取向更应该面向未来。所以《建筑技艺》在这样一个转折点,率先把技术和未来的艺术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重要报道,我觉得是有历史意义的“小事情”,希望这个“小事情”可以带动建筑行业向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展。


李兴钢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建筑技艺》编委会副主任

经过我们大半年的努力,改版后的《建筑技艺》杂志终于要跟大家见面了。我们希望已经有多年历史的《建筑技艺》杂志,能够从国内外众多建筑杂志中凸显出自己的差异性和特色,这体现在改版后我们将更多聚焦于“建筑技术和艺术的融合”,即“工程引导意匠”。杂志改版后有三个特色:第一,更加突出建筑作品中技术创新和建筑创作的结合;第二,以特别的方式突出和发表凸显“技艺”特色的建筑作品——AT建筑第三,杂志聚焦在“建筑技艺”方面学术性国际化语境的提升每期的核心栏目“AT建筑”关注不同方向,有的是在结构建造,有的是在环境调控,有的是对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甚至是对植物的创造性利用等等,还有许多其他的全新栏目。Logo、封面、版式也重新进行了精彩的设计:全新的封面将以关键词的方式重呈现当期重点报道的内容,并强调设计图示的表达,还特别将最体现“AT建筑”设计特色的图展示在一个长拉页当中,供大家收藏。总之,我们做了不少事情,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改版后的《建筑技艺》,也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让我们的杂志越办越好。



Part2 都有哪些栏目?


重点栏目:【AT建筑】+【AT作品】

AT special +AT work

作为改版后的核心栏目,“AT建筑”将每期推出一个优秀建筑作品,就某一特定的“技艺”主题,从设计者深度阐述到专家现场品评两方面进行呈现,同期还会报道相近主题方向的两个“AT作品”。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特别成立了AT 建筑遴选小组,由知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筑和技术专业的学者教授、建筑评论家组成,目前成员包括崔愷、李兴钢、汪大绥、任庆英、刘家琨、王骏阳、柳亦春、郭屹民、曾群、宋晔皓、林波荣、张准。由遴选小组专家提名每期的“AT建筑”,并于当年底集合该栏目报道的12个“AT建筑”进行年度“AT 建筑”(AT Award)评选。


“AT建筑”改版第一期,聚焦工业遗产及旧建筑改造方向,特别选择了刚刚建成的江苏省园博园主展馆项目,从现场参观到讨论,既有设计者的复盘细思,也有众位专家的深入解读,既有从建筑单体到群组空间,从保留遗存到穿插新建,也有从厚重的结构到柔和的结构——“植物”的建构,尽显新旧建筑与自然环境亦或建成环境的自发生长之势。




△  每期可以单独收藏的AT建筑长拉页


“AT作品”的两个案例——艺仓美术馆及其长廊上海虹桥国际机场T1航站楼改造及交通中心工程,在新旧结构、新老空间上都呈现了谨慎保留原有结构与巧妙介入新空间的特点。




【历史与理论】+【设计研究】history & theory + design research
在作品解析之外,“历史与理论”和“设计研究”栏目将围绕“技艺”,从理论、设计、建造的延伸思考层面进一步对城市、建筑、空间和文献进行深度理解和批判性诠释。本期不仅有从中国造园视角对当代“数字工匠”进行的反思 ,还有五座实验桥视角下的数字建造模式策略,更有坡顶作为空间设计的方法及其工程应用。







【图解技艺】archi-neering pictorial
以精心绘制的细部大样、简洁精炼的注释、思辨性的表达逻辑,替代长篇大论、言语晦涩的论文,将有关建筑空间、结构、表皮等的“技艺”巧思多方位传递给读者,让理解和学习更加容易。本期“图解技艺”栏目以“密斯式转角”这一特定细节与做法展开小中见大的技术逻辑解析。






【筑匠】dialogue
邀请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对谈的形式,聚焦“技艺”。其中,既有对现状的深刻反思,也有对工程技术的探讨,更有对未来发展的建言献策,专业、生动、有见地,值得一读。本期“筑匠”栏目呈现了历经两届奥运场馆的建筑师李兴钢郑方关于“建筑之思”“建筑之变”“建筑之梦”的精彩对谈。






【建筑图语】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通过几张建筑摄影作品或建筑画作,记录、传播甚至创作出优秀的建筑。我们希望借由这种较为直白的方式,展现建筑背后的“技艺”之美。本期“建筑图语”栏目以巴尔萨泽·科拉布的图像摄影展开建筑情境的观察。






【城事】design for city & life
“城事”栏目的英文翻译为“design for city & life”,其隐含语义正是我们的真实关注。从技艺到人,我们关注城市的人文基础设施、建筑的一个侧面、人的各种体验。本期“城市”栏目选取茅洲河龙门湿地公园和苏州河滨河公共空间的基础设施建筑景观化实践。






【读书】book review
从技术呈现和技艺表达的角度推荐几本好书。该栏目不是简单地告诉读者这本书讲了什么,而是将书里值得分享的思想和观点提炼出来,用读者更为熟悉的视角和语言重新讲解。我们希望在日渐纷杂的知识信息中,能够让读者获得哪怕一丝思想上的触动。本期“读书”栏目推出了著名结构工程师塞西尔•巴尔蒙德所著三本书“informal”“Element”“Number9”。



Part3 关于改版专家怎么说?


作为“AT建筑”栏目的遴选小组专家,他们对本次改版有什么想说的呢?


汪大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建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资深总工程师

我很赞同李兴钢大师“以工程引导意匠”的提法。建筑的物质基础离不开工程技术,建筑创作的全过程应该是相关门类的工程技术相互交融,寻求最佳表达、最佳组合的过程。


任庆英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建筑技艺》杂志是关注建筑技术和艺术的学术期刊,在面向建筑师的期刊中难能可贵的是对结构技术和绿色节能技术的弘扬,使得“结构和技术成就建筑之美”成为建筑师的普遍认知,是建筑设计领域的巨大进步。改版后杂志每期推出一个经过严格遴选的“AT建筑”,作为遴选小组的结构工程师,我深感欣慰,因为这必然是一个技术、艺术与结构相互成就并融合一体的建筑探讨,值得期待!


刘家琨 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

建筑的艺术是以建筑的技艺为基础的,有时候它们其实就是同一件事情。推动建筑技艺的发展是对建筑学的核心推动。


王骏阳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祝贺《建筑技艺》全新改版,越办越好,在当代中国建筑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柳亦春 上海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在线上媒体日益成为信息传播主要载体的今天特别祝贺建筑技艺纸媒杂志的重新改版,其栏目的构成实质上是当代中国背景下对于建筑设计的一个新注解。新杂志最突出的特点是每期将选取一个建筑进行深入的报道,这首先要是一个好建筑。然后,必须要有足够的技术特征,这既强调了这本杂志名称的特点,也突出表达了建筑中关于建造技术的价值,但又不只是技术而是技艺。其中的潜台词是创造因为技艺强调建造是一种以连续的体验和精力为基础的活动它促使人们去寻找正确的技术变革与创新发展的结合。


郭屹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建筑离不开技术,但又不等同于艺术,而是某种程度上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但通常难以从某个特定技术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建筑,因此这次改版是建筑的技术与设计相得益彰的真正舞台,也是展现其思考、应用、表现、及未来的新阵地。一步一个脚印的专注,换来一期一份精彩的呈现。挑战意味着可能,期待《建筑技艺》从技术与艺术两个角度,以学术视角为我们呈现一个与众不同的建筑世界。


曾群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建筑师

改版后的《建筑技艺》杂志更加聚焦于讨论实践中建筑技术对建筑本体价值的创造性贡献,他会以某个建成案例的深度品谈和研讨作为基础、多角度多方位剖析建筑,是一种以建造作为起点向学术和实践两边延伸的研究方式。同时杂志更重视图解、图纸和文本对设计表达和呈现,具备更宽广的视野。我相信改版后《建筑技艺》杂志会和其他的专业杂志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既具学术品质又有鲜活形式,成为一本有深度又有受众的专业杂志。


宋晔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建筑技艺紧扣建筑学两大基本主题:技术和艺术。在一般人眼里看来,艺术可能被作“为无用之用”技术却是“有用之用”实际上,二的内涵远比这八个字要深得多。《建筑技艺》是与大家一起努力求索这八个字在建筑中的结合之道。


林波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福楼拜曾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建筑创作中将“科学”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建筑”。而技术是科学与艺术连接的“桥梁”。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导向下,建筑技术与建筑创作结合更加紧密,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中国建筑学界需要更深入准确地理解建筑、艺术和技术的含义和关系,使得建筑技术不仅仅是建筑创作的元素和内容,也是创作灵感的来源和启迪,更是建筑艺术的体现和表达。希望通过《建筑技艺》杂志社建筑品鉴这个栏目,促进新时期绿色建筑新美学的发展,期望更多更好的作品出现。


张准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联合创始人、主持设计师

改版后的《建筑技艺》对结构给予了更多关注。项目解读中结构也将置于建筑语境下被讨论,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无论是以建筑技术的视角理解建筑艺术,还是将建筑技术融入建筑艺术中,都请关注改版后的《建筑技艺》,更多中国优秀建筑将通过《建筑技艺》被世界了解到。


Part4 筹备过程


本次改版经过了大半年的准备,编委会主任崔愷院士、副主任李兴钢大师及遴选小组专家与我们反复多轮磋商,同时也邀请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进行改版设计,使《建筑技艺》不仅在内容和报道形式上全面升级,同时杂志的Logo、封面、版式也焕然一新。在此感谢所有参与者的辛勤付出。

崔愷、李兴钢、魏星主编探讨改版事宜

李兴钢大师指导杂志版式的修改

李兴钢大师指导杂志版式的修改

“AT建筑”遴选小组第一次线上讨论

△ 改版筹备过程(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AT建筑”品谈第一期——江苏园博园合影

△ AT建筑品谈第二期——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合影


-------------    ------------


多年来,
《建筑技艺》一直在路上,
而我们所有的努力,
都是希望为大家呈现最好的自己,
让大家通过我们的工作有特别的收获,
为中国建筑的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现在到了交卷的时候,
期待得到大家的评判和指点。

< 新刊预告 >

《建筑技艺》2021年7期
“植物”的建构(江苏园艺博览会主展馆)



最后,

以编委会副主任李兴钢大师

为《建筑技艺》改版题写的对联作为结尾,

鞭策自己,与读者共勉

 建立一家之形,筑构大家之象,
 技成营造之意,艺开创作之境。
这将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建筑技艺》杂志(AT)

《建筑技艺》杂志创刊于1994年,前身为《建筑技术及设计》。杂志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主办,崔愷院士任编委会主任,李兴钢大师任编委会副主任。读者对象为建筑师、地产商及高校师生、科研人员等。


近年来杂志在集团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下,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是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库系统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并被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深圳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认定为核心期刊(网上投稿:http://jzjy.cbpt.cnki.net)。


杂志还积极拓展新媒体(公众号现有粉丝近360000)和线上/线下学术活动每年主办十余场高端论坛活动,并组织设计竞赛),目前已成为行业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专业媒体之一。同时开展标准编制、行业报告编写等工作。


另杂志社作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幕墙学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委员会会长由文兵担任),每年出版2~3期《建筑幕墙》杂志、运营建筑幕墙公众号,举行若干场学术活动,两年一次组织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幕墙技术奖的申报和初评。此外杂志还是河北雄安新区勘察设计协会“雄安设计讲坛”的长期战略合作媒体。


了解《建筑技艺》近年工作可延伸阅读:

 2020《建筑技艺》大事记

2019,《建筑技艺》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建筑技艺》2018记忆

《建筑技艺》2017那点事儿


了解《建筑技艺》的前世今生可观看以下短片

-END-

与36万粉丝一起点击关注《建筑技艺》公众号

热点关注  ▎ 深度人物  ▎ 新作发布  ▎ 学术活动

后台回复“投稿”“合作”“转载”了解更多内容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_


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